48姑娘节的由来,很多人对于48姑娘节的由来不是很清楚,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希望此文章能帮到你。
“姑娘节”起源于纪念杨八妹这位女英雄。相传北宋时期,名将杨文广奉旨平蛮,兵败后被朝庭奸臣陷害,囚于狱中,亲人探监送去食品全被狱卒和其它囚犯抢食一空。
他的姑姑杨八妹忽生一计,用药草香花把白米饭做成乌米饭,这样狱卒囚犯怕饭有毒不再抢食。
杨文广得以饱餐,体力逐渐恢复,终于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晚上,兄妹里应外合越狱逃走。传说流传至今,演变成了苗族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 2008年06月,绥宁县四八姑娘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源于宋代。据清乾隆版《绥宁县志。民俗篇》(第六卷)、《峒溪纤志》以及《三湘风俗》(湖南出版社1991年6月版)记载:宋代杨家将的后人杨文广南征平蛮兵败广西柳州,被敌军俘虏,关在柳州地牢里。妹妹杨金花去给哥哥送饭,每次都被狱卒抢吃了。眼看哥哥多日未能进食,杨金花又气又恨又伤心。怎样才能让哥哥吃上一顿饱饭呢?杨金花想啊想啊,可她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几个在柳州卖山货的生意人把这个消息带回了绥宁家乡,黄桑坪的苗家姑娘宜娘知道后,心急如焚。宜娘是个聪明能干的山里姑娘,又有一身好武艺。她马上邀了几个姐妹,赶往柳州城帮助杨家兄妹。她们日夜兼程,走了三天三夜,走到柳州城时,脚板都走烂了,尽是血泡泡。当听说狱卒要抢饭吃时,她马上想起山里有一种叫老茶叶的植物,能吃,可榨出的水又是墨黑的,如果用它煮成黑饭,不知道的人肯定不敢吃。于是,她立即采来一篓子老茶叶叶子,榨出汁液,煮了满满一鼎罐糯米饭,然后用竹篮子装上,篮底藏了一张纸条和一把柳叶刀,暗示杨文广吃饱饭后杀出牢笼。
四月初八这天,她们把饭送到牢房时,狱卒们又一齐围拢过来。当他们打开篮子一看,见饭是墨黑墨黑的,果然不敢吃,只好同意把饭送给杨文广。
吃完黑饭后,杨文广浑身有了力气,他用力挣断枷锁,拿起柳叶刀猛虎一样杀出地牢,很快与杨金花率领的援兵会合,攻占了 柳州城。
打了胜仗后,宜娘在柳州城头射出一箭,向家乡报告胜利的消息。箭簇穿山越岭,把一座座山都射穿了,最后落在绥宁县县城在市的西河桥下。至今,还隐约可见插在河边石缝里的半截箭杆。随后,宜娘跟随杨文广和杨金花东征西战,转战南北,最后战死沙场。
从此,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出了嫁的当地苗族姑娘都要回娘家,与姊妹们一起吃黑饭,唱山歌,比女红,叙旧聊天。久而久之,这一天,就成为当地苗族群众的姑娘节,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