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旅游路线,很多人对于宁古塔旅游路线不是很清楚,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希望此文章能帮到你。
(一)宁古塔—鹦哥关—盛京线
这条路线是唐代渤海“营州道”和元、明两代“纳丹府道”的一段。清初开辟此路,是宁古塔连接盛京以至北京的唯一交通路线。后金天命年间已经有军队驻扎,顺治十年(1652)派驻章京,这条线路最迟在此时已经修建。但是这条线路穿行于崇山峻岭、茂密的森林和诸多河流之间,路途艰险,耗费诸多时间。康熙九年(1670)盛京至开原、开原至吉林驿路开通;康熙十六年(1677)宁古塔至吉林驿路开通以后,此路逐渐被废弃,只是在康熙、乾隆东巡时走过此道。关于这条线路的记载,最早见于方拱乾《绝域纪略》(又名《宁古塔志》)。方拱乾 (1596—1667)因受江南科场案株连,于顺治九年(1652)被流放宁古塔,顺治十一年(1654)赦归故里。《绝域纪略》中叙述前往宁古塔时经过的驿站:“自鹦哥关,凡一千八百里而始至。中惟三屯,一曰灰扒,一曰多洪,一曰株龙,多洪各屯庐屋不满十行,差卒换马之地。多山、多水、多蝦荡(沼泽地)者淖也,淖不可渡,中有结草如珠,车马履之而渡,失足则倾掀焉。冬则冰。”[26]鹦哥关至盛京路段也有180里(90公里),其间肯定设置了驿站。
鹦哥关,位于今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英额”与“鹦哥”为同名,鹦哥关即英额门,为盛京柳条边十六边门之一。该站在凤凰城和威远堡之间,盛京兵部所辖,也是盛京和宁古塔两将军之间的边界,因此鹦哥关是这条交通线上的重要驿站。
宁古塔站,今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为宁古塔将军迁驻宁安前的驻地旧城。
株龙,即株龙多洪,今吉林省敦化市雁鸣镇杨木村。
多洪,即昂邦多洪,今吉林省蛟河市前进乡。
灰扒,今吉林省通化市辉南镇,“灰扒”今音转为“辉发”。
鹦哥关,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
沙儿浒,今抚顺市大伙房水库旁,一称萨尔浒。
葛布花林,今抚顺市顺城区戈布新村。
盛京站,今沈阳市旧城。
(二)宁古塔—珲春线
这主要是一条清代军事戍边路线。光绪六年(1880)前,从宁古塔到珲春没有设置驿站,康熙五十三年(1714)珲春置办协领后,设置“卡伦”六处传递公文。向东南方向,有玛勒呼哩(宁安石岩乡风水山)、萨奇库(珲春汪清县春阳乡石头河子村)、噶哈哩、哈顺(珲春市西北汪清镇)、穆克德和(今珲春凉水乡南大村),到图们江边的密占(今珲春密江乡密江村)。
卡伦,满语,意为哨探,亦有哨所之意。在东北地区是城镇驻防、边门驻防外的军事巡查、管理手段。由于任务、作用、设置地点和条件不同,有多种形式。有些卡伦常年设置,驻地不变;有些卡伦虽然常年设置,但驻地随季节变更。
为了加强边防,光绪七年(1881)清政府在原有卡伦的基础上设置了宁古塔到珲春的驿站[27],共设10站。
这条驿站和旧唐代渤海上京龙泉府到东京龙原府的沿图们江东至日本海的古道路基本相同。
这条道路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边境贸易。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的会宁和庆源市场在17世纪30年代出现,并一直延续。会宁位于图们江南岸,在密占的南部。庆源则在珲春的对岸。两市场主要针对女真人和朝鲜咸镜北道各郡人。女真人多来自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与朝鲜的商人进行贸易。每年八月开始准备,十到十一月出发,十二月到达会宁;或在五六月到会宁互市。每次交易有20天时间。早起由礼部派通官,宁古塔派骁骑校、笔帖式各一人,率领领催、甲兵前去。康熙十一年开始改由宁古塔、吉林乌喇轮流派遣官员和士兵等,规模有一两百人。宁古塔人“多以羊皮袄、布匹,往易牛、马、纸、布、翁、盐”[28]。贸易的数量逐年增加,顺治十七年(1660)宁古塔人到会宁互市的人数达到594人。庆源市场主要针对恰喀啦族,于顺治四年正式开市[29],每隔一年的八月或正月开市。与会宁市场相比贸易的范围和数量比较少。
(三)宁古塔—三岔口线
三岔口在黑龙江省东宁县城东南10公里的今三岔口乡政府驻地。光绪七年修筑这条驿路。这条驿道亦是开辟在明以前的古道,明崔源墓志等即有“征进三岔路”。
(四)宁古塔—三姓线
三姓,即斡朵里、胡里改和托温三个万户府之意。宁古塔和三姓都是吉林将军境内的重要边境城市,也是副都统辖区的行政机构所在地,因此连接两个地区的交通驿路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此路从宁古塔沿着牡丹江顺流而下,三姓在牡丹江和松花江交汇处的今黑龙江省依兰。该路站序如下:
宁古塔站,一百四十里鳑头岔(今海林市柴河镇江东村),四十里沙河子(海林市二道镇江东小屯),五十里细鳞河(海林市二道镇三站村),六十里三道河(海林市三道镇振兴村),六十里莲花泡(林口县莲花镇莲花村),八十里小巴彦苏苏(林口县三道通镇江东村),五十里乌斯浑(林口县掉翎镇乌斯浑村对岸),七十里太平庄(今依兰县江湾镇江湾村),五十里至三姓(今依兰县)。
游览路线
景点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以游览塔为中心向东至塔门,沿第一层甬道,拾级而上,可观赏到两个平台组成的塔林;上部以游览塔林为主,向西至塔下二层平台与塔身一起组成塔林内观光区;上层游览塔林的同时还可在二层甬道上参观到一个大转盘,在转盘上可以看到塔顶有一块刻有“江对岸”三个大字。下层沿塔林至第二层参观塔下有一个方形入口通往塔林顶端;第三层游览宁古塔景区以最大限度地展示塔林景色为目标设计旅游线路。
主要景点
八角形的水塔:八角形水塔,高12米,为方形塔,有八个门相通,共有14层水塔,为八角形,顶部为圆形水窗,每层水塔四面都有水门相通,水门的开启方式是水柱在水潭中由“六”字形旋转而上直达顶壁,同时也可通过水柱的上下方向调节。水塔共有7层,塔顶平面呈八角形,高30米,共36层楼;水塔四边各有两个小门相通;水塔中间设有一座拱形小门,门内设有小门供游人进出;塔身四方形四个角向外伸出了八面小窗户(一般八面)。水塔是一座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建筑,共有七层楼高(其中最高一层为8米),八角形水塔由10多层楼组成。每层都有1个大窗向上伸至楼顶上的平座小桥上(有时两层之间设石梯相通)为平台向外伸入楼顶中间。每层都有4个小门可以登上去(一般每六个水塔可登顶一次);水塔身还设有一座小山房。
首先要从宁古塔—鹦哥关—盛京线,这是一条旅游路线。这条路线是唐代渤海“营州道”和元、明两代“纳丹府道”的一段。清初开辟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