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游戏攻略 > 孤品国宝级文物

孤品国宝级文物

来源:投稿作者:提莫时间:2023-10-18 17:24:01
分享到:
孤品国宝级文物,很多人对于孤品国宝级文物不是很清楚,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希望此文章能帮到你。
孤品国宝级文物
中国文物千千万万,价值程度、等级各不相同,有些产量很多,也

孤品国宝级文物

孤品国宝级文物,很多人对于孤品国宝级文物不是很清楚,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希望此文章能帮到你。

孤品国宝级文物

中国文物千千万万,价值程度、等级各不相同,有些产量很多,也有非常多的孤品,孤品国宝级文物就是价值连城,绝无仅有的绝世孤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经济价值,考古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如子龙鼎等传世孤品。

中国文物千千万万,价值程度、等级各不相同,有些产量很多,也有非常多的孤品,或存世仅两三件的。

子龙鼎就可以说是孤品国宝级文物。

此外还有:后母戊鼎,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一号墓出土。

大盂鼎、大克鼎

清代末年在陕西宝鸡周原遗址附近,出土了著名的“海内三宝”:西周时期的大盂鼎、毛公鼎和大克鼎。而后出生于苏州望族的潘祖萌,因解救左宗棠之功获赠大盂鼎与大克鼎,天下三宝独得其二!后来潘家衰落竟后继无人,潘家媳妇丁达于年仅20岁就成了寡妇,她改姓为潘,立志于此生都要保护这两件国之重宝。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潘达于守护的这两件传家宝,经历了北洋军阀的觊觎、国民党的“明借暗抢”、日本人的掠夺、美国人的600两黄金加上海五层别墅的诱惑,难以想象一个弱女子是用怎样的毅力,散尽家财,把国宝给守护了下来。她坚持到了解放,然后毅然上交给国家,连国家奖励的10万元都分文不取,从名门望族到普通百姓,这位奇女子的传奇人生令人敬佩。

二:清宫象牙席

清代的牙雕技艺达到史上最巅峰,比如举世仅存三件的象牙席,工匠用无数条仅2mm宽、0.5mm厚的象牙丝编织而成,平整光滑,柔软舒适,收卷自如,这种象牙劈丝软化技术早就失传,如今无法复制。上世纪60年代,烟台牟平一位叫孙秀英的农妇,家中就有一件当年清宫流出来的象牙席。

此象牙席是孙秀英的父亲临终前传下来的,她并不知来历,后来烟台博物馆的专家偶然发现,查阅史料,才知她的父亲是民国时期山东黄县的伪税务局长,以数百银元的价格在收藏家丁宝检手中“强行”购得,专家晓以大义,数次登门,终于说服了孙秀英,用300元收走,如今已是烟台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三: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代还有一种比元青花还罕见的瓷器,那就是霁蓝釉,此梅瓶色泽纯正鲜明,器物表面有一层玻璃质感的薄层蓝釉,晶莹光泽,数百年光彩不减,龙纹环绕气势磅礴,在整个中国瓷器史都属于顶尖!1976年唐山大地震,扬州轻工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朱立恒先生,也感受到地震带来的波动,他担心这件六代单传的宝物受到破坏,便拿到扬州文物商店想给它找个好归宿。

虽然是一眼开门的文物,但因为底部没有官款,工作人员拿不准它到底是不是元代的珍罕器物,便只以18元的价格从朱立恒手中买走。1978年,这件梅瓶被带到北京参展,惊艳了众多文物专家,一致认为它是元代举世罕见的瓷器,真正的国宝级文物。后来成为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甚至还有法国藏家愿意出40亿购买。

四:赵秉忠状元卷

自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后,1300多年总共只有700来位状元诞生,而因为战乱等原因留存至今的状元试卷凤毛麟角,比如整个明朝,目前只有一件存世孤品,它就是来自山东青州传了13代的赵秉忠状元卷。这份试卷,起源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当时年仅25岁的赵秉忠金殿献策,高中状元,由万历皇帝亲笔御书“第一甲第一名”。

赵秉忠后来告老还乡,告诫后人要一直珍藏着这份传家之宝,到了第13代孙赵焕彬手里的时候,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了,赵焕彬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再穷再苦也努力保护着这件传家宝。后来酒后失言把消息泄露了出去,被青州文物管理所所长魏振圣听到,魏振圣竟登门足足24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说服赵焕彬捐出这件文物,此后青州状元卷名震天下,也让青州博物馆一跃成为第一个在县城里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五:掐丝珐琅冰箱

古代也有“冰箱”?没错,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出一种“冰鉴”,暑天用来盛冰可以给食物保鲜,还能散发冷气使人凉爽。故宫就有一件清乾隆掐丝珐琅冰箱,从里到外分别是珐琅装饰、木胎和铅里,造型精美绝伦,使用时在隔层填冰达到冰镇效果,向里通过铅层隔热保温,向外通过钱纹孔散发冷气,底部有个小圆孔,用作冰化时候的泄水。

这件国宝曾深藏宫中,清末被溥仪偷偷带到天津寓所,本来还想再继续运走,但因为器型过大无奈只得就地拍卖,由收藏家陆观虎高价购得,后来他传给了自己的女儿陆仪。1985年,陆仪女士主动联系故宫,将这件传家宝无偿捐献,兜兜转转半个世纪,国宝又回到了紫禁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526397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阅读

装机必备软件
  • 下载总排行
  • 下载月排行

1遗嘱宝

图书阅读

2群感土特产

聊天社交

3掌中常山

壁纸主题

4懒设计

生活健康

5禁食吧

摄影摄像

6金粮仓

通讯信息

7中医知道

学习教育

8悦动圈计步器

新闻资讯

9千仓汇

图书阅读

10测世界

学习教育